兼职人员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队伍 >> 兼职人员 >> 正文
院士专家团队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9日 11:02  |  查看次数:[]

庄文颖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真菌学会外籍荣誉会员,1987年在美国康乃尔大学获得真菌学博士学位。198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1981)、副研究员(1989)、研究员(1993);美国康乃尔大学植物病理系访问学者(1983-1985)、博士后(1990-1991)。主要学术任职包括:曾任中国科学院真菌地衣系统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第三、四届室主任,第五、六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国际菌物学会执委会委员;国际学术刊物《Mycotaxon》(2003-2014)、《Fungal Diversity》(2006-2010)编委;现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第九届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孢子植物志》编委会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生物学编委会委员,国际刊物《Phytotaxa》编委等职。

 

魏江春 中国科学院院士,苏联科学院Komarov植物研究所副博士学位(1962)、博士学位(1995)。主要学术任职包括:曾任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中国植物学会真菌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孢子植物志第五届编委会主编;“三志编研”首席科学家;国际孢子植物学报编委;曾任亚洲菌物学会执委会委员;中国孢子植物志编研工作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之一、常务副主编;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及学位委员会主任;真菌地衣系统学开放实验室主任及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委员;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国委员会顾问委员;《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编委会副主任;《真菌学报》副主编(1982-1997)等职。

中国地衣学主要奠基人,国家“九五”、“十五”“三志”编研首席科学家。带着填补国家空白学科之任务于1958年被派往苏联科学院研究生院留学。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于1962年回国。在进行多年的全国地衣真菌普查采集和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地衣标本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国家菌物标本馆-地衣标本室(HMAS-L)。在“青藏高原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的综合研究”中,作为《西藏地衣》主编,《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生物与高山生理》的作者,于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在《中国南极考察科学研究》中于1997年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特等奖。在主持并进行《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及其附近地区生态系统研究》中于1997年获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培养系统以及有关大学培养以及代理培养了一批以地衣学博士为核心的我国年轻的地衣学科技团队;发起并筹建了包括编研《中国地衣志》在内的中国科学院孢子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启动了《中国地衣志》的编研工作。基于上述一系列工作,基本实现了填补我国空白学科的任务。在此基础上,在地衣系统分类研究中,发现和发表新目、新科、新属以及一系列新种和中国新纪录种属。在表型与基因型相结合的综合研究中,确立了由他建立的新属-岛蕊属(Cetradoria Wei &Ahti)的系统学地位。在石耳科系统分类研究中,基于综合分析,对当时流行的五属系统修订为新二属系统;在表型与基因型相结合的综合研究中建立了,包括他建立的盾衣新科(Rhizoplacopsidaceae Wei et al.)(2006)在内的新目,石耳目Umbilicariales J.C Wei et al (2007),被国际权威工具书《Dictionary of Fungi》菌物词典所收录。近来又为石耳科属的共祖起源提供了表型和基因型证据,使基因型特征与表型特征可以同时展现在科属等类群描述中。当前正在进行石耳科在内的《中国地衣志》的编前研究和在研究基础上的编写以及世界范围石耳科的系统演化生物学研究。在光合固碳功能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如果给腾格里3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上铺上以石果衣为优势物种的微型结皮生物,便能将腾格里沙漠变为年固碳量为43.8万吨的碳汇,不仅能够固沙防沙尘暴,而且能够为缓解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有所贡献。在干旱饥饿双胁迫实验中,荒漠地衣型真菌石果衣(Endocarponpusillum)展现出7个月的耐受力。为了探明石果衣真菌的抗旱基因功能,完成了石果衣真菌全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这也是世界第一个地衣型真菌全基因组的正式发表(2014)。当前正在领导其科研团队进行石果衣真菌抗旱基因在植物中表达的研究,抗旱地衣在沙漠治理中重建的研究,以及地衣菌藻资源研发新途径的探索。发表科学论著136篇(册)。

 

李玉 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科院理学硕士,日本筑波大学农学博士。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中国食用菌协会名誉会长,吉林农业大学原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国家教学名师,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兼育种室主任,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甘肃省应用真菌工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30余年来致力于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技术和产业化研究,将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相结合,以创新成果为依托,促进了食用菌产业升级,建成了位居国内前列水平的菌类种质资源库。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获得国家已授权发明专利16项。在国内率先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较完整的菌物科学与食用菌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对我国的菌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

 

刘杏忠 研究员。1992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7-1999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1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6)、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中国菌物学会“戴芳澜杰出贡献奖”(2015) ;曾任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2011-2014),现任国际菌物学会执委、亚洲菌物学会主席、荷兰文理科学院真菌多样性中心互聘研究员(2011)、甘肃省食用菌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Mycology主编、IMA Fungus编委、《菌物学报》常务副主编。主要从事真菌系统学及生物学研究。已经培养7名博士后、16名博士、10名硕士,正在指导博士后2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0名。获得包括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5项科技奖。共发表SCI论文190余篇,近五年以通讯作者在PNAS (1篇)、ISME J (2篇)、MolMicrobiol (1篇)、mBio (1篇)、Persoonia (2篇)等刊物上发表SCI论文48篇。

 

郭良栋 研究员,2000年毕业于香港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菌物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主要从事菌根真菌与内生真菌分类、分子系统学、生物多样性、生态学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调节机制、真菌多样性的分布格局与维持机制、菌根真菌在森林演替过程中的群落构建等研究。在New Phytologist, Molecular Ecology, Fungal Diversity, Fungal Ecology等重要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47篇),主持项目和课题(专题)共18项,参编著作3部,获授权专利6项。《菌物学报》和《生物多样性》副主编,《Mycology》、《植物生态学报》和《应用生态学报》编委。

 

刘宏伟 研究员,2004年毕业于日本东京海洋大学,获博士学位。2004-2006年在清华大学生物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医学院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菌物学会第七届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菌物学会菌物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Angew. Chem. Int. Ed.,Org. Lett, J. Nat. Prod., J. Org. Chem, J. Biol. Chem.等发表论文108篇,5篇文章被“Nat. Prod. Report”评选为热点研究“hot off press”。9项专利成功转让实施。

 

王琦 教授,1994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1996-1998年在韩国全南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在日本筑波大学从事高级访问学者研究。吉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农业部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菌物学会理事,吉林省食药用菌协会副会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省第高级专家、吉林省资深高级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有突出贡献青年科技工作者、江苏省双创人才。

近30年一直从事菌物资源、系统分类等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973子课题、国家星火计划等20余项。在菌物的分类、系统发育、珍稀食用菌资源保护、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了原创性成果。在Archives of Microbiology, International Immunopharmacology, Mycological Progress, Mycotaxon, Mycoscience等国内外本领域主流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中4篇被引100余次;受邀在国际黏菌大会上做主旨报告。出版《中国团毛菌目黏菌》、《中国真菌志》(黏菌卷)等7部著作,申请发明专利5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李长田 教授,2003年毕业于韩国忠南大学,获博士学位。吉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理事、香菇分会副会长,江苏省双创协会副会长,江苏省双创领军人才,吉林农业大学民建支部委员会主委,国家食用菌光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食用菌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首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食药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药用真菌专业组委员,中国食用菌协会药用真菌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会员,中国菌物学会会员,吉林省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吉林省植物学会会员。国际SCI源杂志《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及国内《吉林农业大学学报》,《菌物研究》等杂志评审专家。济宁市511人才。

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有:食药用菌工厂化、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青藏高原及新疆地区特色微生物资源与多样性调查;松茸菌丝体生产研究;内生真菌对东北红豆杉次生代谢的调控;香菇菌种分子鉴定技术的研究;中药材可持续更新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包括国家948、863在内的22项课题。获国家金桥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科技兴农活动“优秀指导教师”,“长春市校地对接科技兴农工作优秀指导教师”,在全国各地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单位10多家。完成设计建成白灵菇、金针菇、草菇、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线10余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平菇、珊瑚猴头、蟹味菇、金针菇、白灵菇工厂化品种。主编及参编著作及教材9余部,国内开创讲授食用菌工厂化,获省精品课程2门,发表论文69余篇(SCI收录26),报道了6个新种,2个新纪录,8个新化合物。完成了较系统的资源研究,出版了《植物资源学》、《菌物资源学》较全面的资源教材。其中《菌物资源学》获得国家出版资金资助。申请专利61项。

 

赵瑞琳 研究员,2008年毕业于泰国拉卡邦先皇技术学院,获博士学位,2012年在法国农科院从事访问学者研究,2013-201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从事访问学者研究。青年课题组组长。主要从事大型伞菌的资源与多样性、分子系统发育及重要物种的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现发表学术论文近50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参加国际项目3项;为本领域权威国际期刊Fungal Diveristy编委。

 

蔡磊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13)中国菌物学会常务理事、常务副秘书长,亚洲菌物学会秘书长。2006年毕业于香港大学,获博士学位。2011年分别获得国际菌物学会(IMA)和亚洲菌物学会(AMA)杰出青年菌物学家奖。担任国际真菌分类委员会(ICTF)委员,是委员会里唯一的中国学者。担任Fungal Diversity, Mycological Progress编委,Mycology执行副主编。主要从事真菌分类、系统演化、物种形成及分子检测等领域的研究。目前共承担包括科技部基础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基金委重点国际合作等项目,发表SCI论文108篇,其中在本领域影响力排名前3的国际杂志上发表31篇。

上一条:兼职人员

关闭

版权所有:甘肃省应用真菌工程实验室 陇ICP备05000590号 通讯地址:甘肃张掖环城北路846号 邮编:734000
网站维护:河西学院信息技术服务中心
电话:0936-8282013 传真:0936-828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