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简介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实验室概况 >> 实验室简介

“厅市共建甘肃省食用菌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是由甘肃省科学技术厅于20147月批准成立, 202312月通过优化重组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主管单位是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和张掖市人民政府,依托单位是河西学院和甘肃怡泉新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实验室目前是中国菌物标本馆联盟理事单位,在此基础上申报、孵育、组建了2个省级科研平台、3个科普基地、3个科研团队、1个菌物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4个核心合作单位和6个重点协作单位。2个省级组成平台为:“祁连山食用菌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祁连山菌物保护利用研究协同创新基地”;3个科普基地为:中国菌物学会、甘肃省科学技术厅和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批准的祁连山菌物科普基地;3个科研团队分别是祁连山菌物保护利用院士专家团队、甘肃省食用菌产业关键技术与发展模式创新应用团队和张掖市乡村振兴食用菌产业专家服务团队;4个核心合作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农业大学和甘肃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6个重点协作单位:甘肃怡泉新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甘肃神农珍稀菇业有限公司、兰州新区秦东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临泽县怡泉新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张掖贯党珍稀菇业有限公司、甘肃鸿飞生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围绕祁连山菌物保护与菌物利用主要从事食用菌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菌物资源与菌物生态、食用菌高值化利用研究、食用菌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与推广、菌物科技与文化科普方面的研究工作。现有固定研究人员31人,其中,教授13人、博士17人、科研助理2人,1人入选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甘肃省陇原青年英才;实验室拥有食用菌栽培生理研究室、食用菌栽培工艺研究室、食用菌发酵研究室、食用菌遗传育种研究室、祁连山大型真菌标本馆等共计2100平方米;中试研究与技术示范基地300亩、精准扶贫与产业富民基地3600亩、试验设备仪器总价值1200余万元;近5年来在食用菌领域承担科技部、国家基金委、环保部、财政部和甘肃省科技厅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3项,获得项目经费2965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技术发明奖3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发表论文84篇;转化科技成果18项,企业增收26889.00万元;论证并推广了农业产业“三元结构”发展理论。为菌物研究、食用菌产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精准扶贫、产业富民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代表性成果:

1.祁连山野生珍稀食用菌驯化栽培研究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历经20年,我们先后对60多种在祁连山或珍稀或特有或优势种群的野生食用菌进行了分离驯化研究;荷叶离褶伞、祁连山褐菇、银丝草菇、絮缘蘑菇、祁连蘑菇、中国四孢蘑菇、巴氏蘑菇、冷杉侧耳、毛头鬼伞等10种食药用菌获得了试验栽培成功;其中荷叶离褶伞完成了商业化栽培成果转移,祁连山褐菇完成了中试研究和示范栽培2种菌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成果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2.祁连山菌物物种多样性与生态多样性研究。承担了财政部和自然资源部《重点生态修复治理》项目《祁连山珍稀濒危动植物栖息地区域生态修复菌物保护利用研究与示范项目》,获得2000万项目经费支持,初步建成了祁连山菌物“一区两馆五库”,通过项目合作组建了院士专家团队。共采集大型真菌标本2万余份,拍摄子实体照片8000余幅,鉴定出83238760种。发现并报道了祁连蘑菇、张掖蘑菇、中国四孢蘑菇、甘肃木霉、焉支蘑菇、亚蓝褐丝膜菌等16个新种,发现新纪录种70个、祁连山森林植物真菌病害65种。掌握了祁连山4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大型真菌的种类数量、优势种群、特有种类、自然分布、生态价值、经济潜力,为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保护祁连山菌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保护平台,开辟了祁连山菌物保护新途径新方法,填补了甘肃省菌物保护之空白,对完善祁连山生态保护内容,提高祁连山生态保护质量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成果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社会服务。实验室与企业签订协议,开展技术合作。与15家企业签订技术示范合作协议,开展技术研究与示范,转化科技成果18项,企业增收26889.00万元。团队成员作为“张掖市乡村振兴食用菌产业专家服务团”团长和主要专家对张掖市一区五县及天祝、古浪等地的食用菌企业进行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为政府部门产业决策提供咨询与支撑,起草制定的《张掖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天祝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3)》《民乐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1)》等产业发展规划被政府及相关部门采纳应用,为张掖市人民政府、临泽县人民政府、古浪县人民政府、天祝县人民政府、山丹县人民政府等多地政府产业发展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撑;为数十家企业制定了发展规划,得到政府和企业的广泛好评和信任。

4.保护三物互惠生态,发展三元结构农业,建设三生文明甘肃理论。阐释了保护三物互惠生态,发展三元结构农业,建设三生文明甘肃的基本内涵,完成了保护动物、植物、菌物三物互利共存生态,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菌业三元结构农业,建设生活文明、生产文明、生态文明新甘肃之研究。首次提出了通过保护三物互惠生态,发展三元结构农业,建成三生文明甘肃的基本方略和途径。




版权所有:甘肃省应用真菌工程实验室 陇ICP备05000590号 通讯地址:甘肃张掖环城北路846号 邮编:734000
网站维护:河西学院信息技术服务中心
电话:0936-8282013 传真:0936-828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