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教学 >> 专业介绍 >> 正文
菌物科学专业建设与甘肃省应用真菌工程实验室审核动态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9日 09:39  |  查看次数:[]

2025年5月7日早上,菌物本科审核委员会委员们赴河西学院进行菌物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证,其中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菌物学会理事冯虎元教授在专业建设领域经验丰富。甘肃省应用真菌工程实验室,隶属于河西学院,是甘肃省菌物科研与科普核心平台,拥有菌物标本馆、祁连山菌物科普基地等,馆藏标本2万余份,包括新种12个、国内新纪录种69个。

一、 实验室建设与菌物科学与工程专业成果

首先是科研与学科建设:菌物资源研究方面,实验室聚焦祁连山菌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发现新种12个、新纪录种69个,成功驯化灵芝等珍惜菌类,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学科发展方面,实验室支撑菌物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其成果助力河西学院成为菌物高等教育基地,与吉林农业大学等高校共同推进菌物学科纳入国家本科专业目录。其次是技术应用与产业贡献:农业循环经济方面,利用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培育食用菌,实现“变废为宝”,推广“三元结构”农业模式,累计为企业增收超2.6亿元。精准扶贫方面,通过菌物产业技术推广,助力甘肃省及周边地区脱贫攻坚,形成“食用菌+文旅”产业链,提升区域经济活力。最后是科普与社会服务:科普基地建设方面,实验室获批“甘肃省菌物博物馆”及“甘肃省菌物科普基地”,年接待参观近1万人次,通过标本馆、文化馆普及菌物知识。文化挖掘方面,以灵芝等菌物为载体,开发菌物主题艺术品(如玉如意、砚台等),推动祁连山菌物文化与旅游业融合。

二、 审核重点与建议方向

首先是专业建设评估,课程设置与“菌物科学与工程”国家一流专业标准对接情况;实践教学与产业需求结合度(如食用菌栽培、深加工技术)。其次是实验室发展建议,加强菌物种质资源库建设,推动种业“芯片”研发;深化“产学研用”合作,拓展菌物在医药、保健等领域的应用;扩大科普覆盖面,开发数字化科普平台(如虚拟标本馆)。

三、 未来展望

    学科与产业联动方面,依托“一带一路”区位优势,推动菌物科技服务丝绸之路沿线新产业模式。人才培养方面,借鉴团队培养经验,培养数千名菌物人才,强化应用型人才输出。


1  菌物本科审核委员会委员们参观实验室

2  菌物本科审核委员会委员们与院领导




下一条:菌物科学与工程专业

关闭

版权所有:甘肃省应用真菌工程实验室 陇ICP备05000590号 通讯地址:甘肃张掖环城北路846号 邮编:734000
网站维护:河西学院信息技术服务中心
电话:0936-8282013 传真:0936-828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