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张掖市北街小学四年级全体师生300余人,来河西学院甘肃省应用真菌工程实验室(祁连山菌物科普基地)参观,实验室柯善文老师、牛鑫老师和张瑞华研究生进行了讲解介绍。通过沉浸式科学实践,探索真菌的奥秘,让同学们认识了丰富的祁连山菌物资源,感受到了菌物科技的力量。
科普内容分以下内容:
一、微观世界观察:真菌是什么?
真菌是自然界的分解者。“真菌
植物”,它是独立于动植物之外生物类群,通过蜂蜜酶分解有机物获取营养,是地球生态系统的“清洁工”。


图1柯老师与北街小学四年级同学们

图2牛老师与北街小学四年级同学们
二、真菌与人类生活:真菌的分类

图3北街小学四年级“小记录员”们
真菌一般分为可食用真菌(如双孢蘑菇)、药用真菌(如灵芝)与有毒真菌(如鹅膏菌)。通过对甘肃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灌木、草地、荒漠等多种植被类型中的大型真菌连续的普遍调查和定点观测,甘肃省真菌工程实验室共采集大型真菌标本20000余份,拍摄子实体照片8000余幅,鉴定出83科238属760种。实验室人员以“真菌与人类生活”为主题,讲解真菌在医药(如青霉素)、生态修复(降解污染物)等的关键作用。
三、真菌应用:实验室的社会价值


图4牛老师与北街小学同学们
甘肃省真菌工程实验室采集分离祁连山野生菌株776株,发现、报道了祁连蘑菇、张掖蘑菇、中国四孢蘑菇、甘肃木霉、焉支蘑菇、亚蓝褐丝膜菌等12个新种,发现新纪录种69个、可驯化栽培珍稀食(药)用菌15种;发现祁连山森林植物真菌病害65种。实验室开发菌糠饲料产品6种;菌糠基质2种、菌糠有机肥3种、土壤调理剂1种;食用菌酱2种;食用菌脆片产品2种。10多年来实验室致力于助力乡村振兴,累计培训农民26000余人次,指导农民生产平菇、海鲜菇、双孢菇、杏鲍菇、白灵菇、黑木耳、香菇等食用菌3.2亿公斤。